美国疫情乱世英雄:首富更富,奈飞称霸,黑马杀出






新冠疫情引发的经济衰退已经难以避免,破产、裁员把一些企业推下了深渊,但暴涨的业绩也把不少企业送上云端。

创业者仍有做“乱世英雄”的韧性,他们告诉硅星人:“通过在家办公,发现一些工作可以远程完成,于是也进行了岗位精简……不过乱世出英雄,也同时会创造很多机会嘛”。“在家办公的这段时间,感觉个人创业项目进展飞快。”

而从美国的成熟企业来看,新冠疫情已经对行业进行了洗牌,造就了强者愈强,黑马频频杀出的局面。

是什么企业走出了疫情下的“乱世英雄”路?



1

“全民购物狂”

世界首富、亚马逊CEO贝佐斯更富有了——在美股一次次崩塌后,亚马逊的股价却一月之间上升了27.13%,创造了其股价历史最高纪录。

贝佐斯原本已经全球首屈一指的个人财富,今年新增了逾230亿美元。

控制着生活必须品销售/消费者命脉的亚马逊、沃尔玛、好市多(Costco)、塔吉特(Target)等企业,获得了许可在新冠时期营业,从而免于遭受其他零售商店关店亏损的命运。

而他们的业绩,也在新冠疫情中爆发。

不用等待报复性消费,居家避难的美国人民已经成了“购物狂”。学校关闭、企业食堂关闭、餐厅关闭,人们在网上抢购各类食物、卫生纸、洗手液。每一次去超市就如同上战场,多家超市传出员工感染甚至病亡的消息,网购成为了更安全的选择。

在疫情时期,生活物资是人们安全感的来源。美国肉品加工厂员工感染,工厂强制停工,也引发了消费者对肉制品短缺、涨价的担心。于是他们积极囤积食物,一囤再囤。

这堪称“活久见”,消费者为抢到卫生纸和鸡蛋而高兴欢呼。《华尔街日报》报道,由于送货需求激增,亚马逊不堪重负,甚至希望顾客少买一些物品,还计划取消刺激消费的母亲节和父亲节促销活动。

在各个公司裁员、冻结招聘的消息中,进击的亚马逊正在疯狂招聘员工,上个月要招聘10万员工,这个月又要招聘7.5万名员工,职位集中在仓库和送货。

不过亚马逊也没有辜负自己“血汗工厂”的名声,开除了抱怨仓库工作环境的员工。

去年贝佐斯砸重金发展的一日达、两日达物流服务,原本严重拖累了亚马逊的利润,现在却赶上了风口。亚马逊用正常价格购买卫生纸、快速送货吸引消费者。但需要购买会员服务,才能使用生鲜快送服务。

疫情原本预计会刺激外卖服务增长,然而外送员却发现自己的订单变少了。事实上,美国国民反而选择购买原料,看YouTube视频在家自己做饭。裁员冲击了许多家庭的经济预期,他们也决定避免消费相对昂贵的外卖食品。

于是生鲜送货业务却成了一匹杀出的黑马。多家超市都推出了送货一日达99美元包年的服务,代为跑腿购物的平台Instacart,在2周内获得了15万新增用户。

需求太过高涨,买了服务还不一定能约到送货。在家办公的中产如同患上了强迫症,一遍一遍刷送货时间,却常常等不到送货窗口。

这也造成了明显的社会分裂,一部分人为了规避感染的风险,雇佣他人前往超市购物。而另一群人冒着感染的风险奔波在一个又一个的超市里,只为了赚取送货费和小费。

另一方面,不涉及生活必需品业务的实体店被迫停止营业,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,梅西百货、 Nordstrom、J.C. Penney等都登上了可能破产有待观察名单。



2

从“八小时工作”到“八小时娱乐”

在亚马逊股价创造历史同时,视频网站奈飞(Netflix)的股价也一路冲到了史上最高。

NBC援引尼尔森(Nielson)数据,目前,美国观众每天平均观看八小时的流媒体内容,这是新冠疫情前的两倍。

美国电影院喜欢在招牌上用字母拼写出院线热映的电影。而在新冠时期,招牌上只剩“我们暂时关闭,来日再见”。在人们最想逃避苦闷现实的时候,却要等到不知何年何月,才能去电影院看一场电影。

居家避难,唯有追剧,在线视频媒体的机会来了。

去年苹果推出了苹果电视+,迪士尼推出了迪士尼+,加上原有的奈飞、Hulu、YouTube、亚马逊视频,原本就是一场混战。仿佛嫌竞争还不够激烈,NBC也正在推出新流媒体网站“孔雀”。

新冠疫情先是拯救了奈飞,此前它的用户增长停滞不前,遭到质疑。新冠造成全美停摆一个月后,奈飞的市值上升至1870亿美元,一度超过了迪士尼。

在疫情封锁时期,这些流媒体服务也成为了好莱坞的“好朋友”。没有院线可以发片的电影制片厂商涌向了奈飞,以至于奈飞可以对影片挑挑拣拣,甚至坐地压价,压低20%。

新冠疫情却做大了整个观众市场的蛋糕,也培养出了奈飞的新对手。

人间乐园迪士尼关闭了几乎所有游乐园,影片发行推迟。《花木兰》、漫威系列的《黑寡妇》都推迟了上线日期,《花木兰》预计将在7月上映,《黑寡妇》推迟到了11月。今夏剧院重开的预期显得过于乐观。

迪士尼的股价一泻千里,导致媒体写出了“苹果欲收购迪士尼”“腾讯欲收购迪士尼”等种种消息。

但迪士尼去年年底上线的视频流服务却大放异彩。短短5个月内,迪士尼+获得了5000万的用户。这是原本预计到2022年才能完成的用户增长规模。

但不是所有平台都分得了这块蛋糕,苹果重金砸下的流媒体服务似乎还是没有什么起色,开启了限时免费收看的视频服务。

这场线上红利注定还会再持续一段时间,能不能抓住流量,就各凭本事了。


3

向虚拟世界迁徙



在新冠疫情中,人们被强迫拥抱虚拟世界。

学要上,工作要做,生病要看,朋友要见。

只能网上见。

视频会议软件Zoom的爆红已经无需多说。Zoom在短短几个月内完成了日活1000万用户到2亿用户的飞跃,机会可遇不可求。这个新晋的全民社交平台制造了无数新闻,虽然被抓出了大量安全漏洞,但这种用户增长速度已经改变了Zoom的量级。

加州已经出台规定,学生在本学年内都不会回学校上课,Zoom如果能妥善解决安全和隐私问题,线上流量的红利还将持续发展。

但竞争对手不会坐视Zoom独占这块蛋糕。

谷歌发布了一篇博客,表示其视频会议服务软件Meet每天新增超过200万用户。谷歌还将视频会议服务与Gmail邮件服务集成,提供了更方便的入口。

微软也在努力从中分一杯羹,赶在疫情中拍摄了一支广告,邀请各行专家称赞其线上工作软件Teams的高效和安全,尤其针对Zoom的安全问题。它手上的老牌视频软件Skype也迎来了疫情下的用户增长。

在这种竞争中,还有新玩家想要进场。美国电信运营商Verizon宣布了一项收购,将以不到5亿美元的价格收购Zoom的竞争对手之一BlueJeans,BlueJeans拥有约15000个商业客户。

Zoom增长神话的光芒背后,还有整个线上服务行业的流量爆发。游戏、冥想、健身、线上约会等应用的下载量也在激增。

远程医疗原本是一项颇为鸡肋的服务。如今远程医疗服务使用正在增加,毕竟人们不愿前往医院交叉感染。据福布斯杂志,远程医疗Telemedicine的增长达到616%。

视频群聊一起玩游戏的应用Houseparty也在下载榜上占据高位,该公司表示,过去的一个月中注册人数达到了5000万。

新冠疫情过后,全球或许真的无法回到过去。在这些成熟企业对行业洗牌之后,相信还有新的创业者将从这场危机中脱颖而出,他们将会塑造出危机后商业世界的新面貌。

推荐阅读